关于书店的书「预让桥哪里有书店」
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几天,中国之声带来特别策划《我的书店》。
我是王娴。在成都的华西坝有一家叫“读本屋”的书店,临街的店门有五级台阶,周末的下午下起小雨,我进门侧身让过两个读者才进到里间。除了玻璃窗下的矮书柜,“读本屋”几个隔间的每一面墙,无论宽窄,都一寸不留放着尺寸严格匹配的大书架,顶上横放着书,每个空间正中,也有高过人的展示书架。
书店面积也就相当于大一点的普通住宅,见到“读本屋”主人廖宇,他很快证实了。这家店只有160平方米,廖宇说,库房里现在还存着六、七万本书,这家店只容得下两万册书。
廖宇,1988年生人,2017年在成都开了第一家书店,现在算上开在居民区只有80平方米的老店、闹市区商场里的一家店,廖宇的“读本屋”有三家了,大学路这家开在2021年。
“读本屋”内部(记者王娴 摄)
这是成都一条老街改造的“城市更新”项目,项目方需要一家书店,有名的连锁书店要租金补贴、装修补贴,廖宇愿意掏不算贵的租金:“开发商觉得我们虽然名气不够,但是我的条件(合适),还会给租金,而且我自己装修,他们觉得就合适了,我就来了。”
临街都是大玻璃窗,窄窗框是做旧的木色。逛这条街的大多是年轻人,旁边的面包店一个面包可以卖到20块钱。读者在点评平台给书店标注了一些关键词:“环境很好”“价格实惠”“很小的空间,塞了很多的书!”“有限的空间里装了好书!”网上搜“读本屋”的照片,很少有全景,都是排满书的书架。
“读本屋”算得上成都的“网红书店”。
廖宇说:“销售额里有30%是外地人!很多旅游的人,包括我自己,如果喜欢书,到一个城市旅游肯定会先在网上搜一下书店,因为我们店排在前面,肯定就会(有人)来逛。”
记者:书店是什么时候在网上有较好的口碑这样的状态?
廖宇:从2017年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差不多也就几个月时间。
记者:为什么这么快?
廖宇:可能和选品有关。当时那家店我只做人文社科类,没其他书,读者的圈子其实很小,一个传一个,口碑就起来了。
“读本屋”主人 廖宇(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廖宇开第一家店时,拉到店里摆上书架的全是自己的藏书。每一家书店的“选品”,都靠他一个人。
记者:你有一个自己的“版本目录学”,但是我觉得一个人的涉猎和他所了解的信息是有限的,你脑子里真的有那么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吗?
廖宇:一是可能我自己的阅读量能支撑起来一部分,包括作者、书名这些可能看得多,就记住了一些,但是我不可能全部记住。还有就是我的选择标准是只认品牌,我不认出版社。只要觉得一个品牌出的书有70%—80%是可以的,那“踩雷”的几率就比较小,我可能就会直接把这个品牌所有的书都选过来……
记者:选书的过程当中,书店里的每一本书都经过你吗?
廖宇:对,都必须经过我(认可),采购就我一个人负责。
记者:选书会占用你多少精力?
廖宇:我估计至少七八成。
廖宇带我看书架的安排。读书人喜欢的品牌,每一个系列陈列一段时间,说起来像是朋友小住一阵子。
书架的隔板边缘都贴着小纸条,“每本均有折扣,可至前台询问”。还带塑封的,折后价格就贴在塑封表面,有不少书塑封被拆掉了。店里还有几块醒目的牌子“塑封可拆,不买无妨”。
这当然都是对读者友好的提示。读者的留言也特别直白,“书店经营不易,怎么这么便宜!”廖宇直接说,因为采购的很多书是出版社的版权期“临期书”,到期之后是不能再从原出版社出售的。
廖宇:一般国内的书一个版权周期是5年到6年。所以今年我可能就特别关注2018年、2019年出版的书。
记者:对你来说价格的折扣能到什么程度?
廖宇:很低很低,库存书一般是在三折以内。有部分书要看它的量大不大,像上海译文出版社这本书两折就可以到手,它量太大了,有十几万册,在版权期之内不卖出去,就是废纸,一分钱不值。所以他宁愿一点几折或者二折卖,可以少损失一些。
记者:价格这个事情你是怎么想的?像你说,有的书因为版权期的问题可能进价比较低,但是你上架之后,我看都有折扣。
廖宇:我定价其实有两个原则,一个就是根据我的成本来定价,可能我进货是2折我就卖4折,保证40%—50%的毛利就可以了。
把开店的商业秘密直言不讳说出来,廖宇一直这样。不光如此,他还收购电商平台读者的大量退货。
廖宇:这本书在物流过程中损坏了,书角磕坏了,或者(读者)觉得这本书不是我想要的。电商是7天无理由退货,很多人他把书拆了翻两下看完了退回去,电商平台只能当做存货,每一年都会清理一批,我们就去收购这类书……
记者:你不怕大家都知道了?
廖宇:其实这是图书行业公开的秘密,很多人知道,但是销量上不去也没办法,所以还得从最开始来积累销量,有了销量你才能去收这种书……
“读本屋”的销量大,显而易见。外地读者多,书店的规则是买满199包邮,折后价格低,很多人都是一买一大摞。以低廉的价格充值就可以加入会员,“读本屋”的读者微信群里,不停有人找书、有店员或者廖宇自己店新书讯息。
廖宇:我们有自己的社群,要把这部分顾客留住。打开社群或者线上店铺还会下单,其实外地游客二次消费率比本市的还要高一些,他只要愿意加入社群,那他二次消费的概率就比较高。
记者:线上业务量和线下的大概是什么比例关系?
廖宇:现在差不多快接近5∶5了……
“廖老板这本书有吗?”“这个应该进一本!”……廖宇不能及时回复每一条消息,他越来越忙了。周末郊区的市集,他也要带书去卖,平时也要干不少体力活。
廖宇说:“前一天晚上各家店把需要什么书报给我,第二天我就调货,每天早上调好货我就装车把书拉过来。送完我就回库房,因为我们同时做线上网店,还有社群,所以每天还得发货……”
没隔两天,“读本屋”会员群里,廖宇又发图说到重庆“采书”了,图上按堆摞在一起至少几千本。有读者说准备好麻袋了,要到店里扫货。
“读本屋”这家店开在成都华西坝新修的小街(记者王娴 摄)
和很多开书店的人一样,廖宇说,最早也只是因为喜欢看书。
廖宇:只是自己的爱好,想开一家书店,比较清闲,没生意了,就自己看看书。现在不清闲了……
记者:我觉得短期内也清闲不了。
廖宇:清闲不了,每天都是满负荷,我真的一年到头都休息不了。我后来新进了一些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我那边店都放不下,太小了,所以还是又换了一家150平方米的,两个家店就可以了。
廖宇想找机会关掉商场里流量不大的分店,太小的老店索性也关掉,合并成另一家150平方米的。
记者:在成都,好的独立书店也很多,你会感受到竞争吗?
廖宇:他们好多书都不打折,可能重心不是在图书销售额上,而是咖啡、活动、酒等周边,他们不是靠书。
记者:你是靠书?
廖宇:我是靠书。一个月90%的营业额是来自于书。但是我讨厌的作家的书还是不会卖,这是我的底线……
从成都回来的第二天,我从“读本屋”买的书就到货了。用防潮防撞的包装妥妥包着,从成都的一个雨天寄到了北京的一个雨天,拆开来,里面都是干爽的书香……
策划丨高岩
监制丨郭静
记者丨王娴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很多商家喜欢做微信分销小程序「微信分销」
- 广州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广发消费品精选混合」
- 读专业书籍「透特之书」
- 必读经济学书籍「了解经济的入门书」
- 电商平台秒杀活动「秒杀的好处和坏处」
- 电商平台消费者「新零售电商平台有哪些」
- 淘宝店铺微信朋友圈推广「朋友圈的商家广告怎么弄的」
- 微信小程序订货商城怎么弄「订货小程序如何建立」
- 拼购电商发展模式「拼购电商平台」
- 售后客服外包公司「电商人工客服外包」
- 字节跳动的创业史「字节跳动电商平台」
- 大寒此时吃鸡补元气吗「鸡汤补元气吗」
- 农村电商是啥「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电商有什么区别」
- 销售干货!95后从事电销3年她是怎么做到年薪50万的「电销一个月可以挣多少」
- 雀巢超启能恩怎么样「雀巢超启能恩3奶粉怎么样」
- 字节跳动电商业务部「字节跳动吧」
- 今日头条创收「小店是什么平台」
- 电子商城app开发的作用有哪些「APP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