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纳税的关键是该怎么纳「电商平台税收征管」
呼唤已久的电子商务法草案于12月19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该法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起草,12部委参与立法。草案首次定义电子商务以及第三方平台,明确电商需办工商登记并依法纳税,不得未经授权收集个人信息,不得刷好评或删差评,违者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
目前,我国对于网上交易行为是用现有税法来控制和征收的。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税收征管能力弱以及纳税人主动纳税意识不强等原因,存在严重的税收流失问题。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网络购物开票金额仅30%,70%未缴纳任何税费,全国平台型电商漏税超过了1000亿元。
很多电商不纳税,这不仅对实体店不公平,也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损失。显然,电子商务法草案明确电商需进行工商登记并纳税是应有之义,这是因为,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平台上的企业卖家或是个人卖家,既然在经营就应该依法进行工商登记,既然发生交易并获利就有依法纳税义务,这符合税收公平原则。
问题的关键在于,电商今后纳税究竟该怎么纳?
譬如,是否有必要为电商单独设计一个新税种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电子商务模糊了有形商品、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之间的概念,难以确定一项收入到底是何种所得,失去了区别税收性质和税种的依据……依照这种说法,似乎需要为电商单设一个税种。但也有人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有税种可以覆盖。
再比如,如何进行征管也面临不少问题。有的电商客服在A地,公司注册在B地,仓储在C地,税应该在哪儿缴?这也是个问题。不少电商还有线下实体店,究竟是由实体店纳税还是电商来纳税……如果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征管制度来,不但电商逃税避税现象还会存在,而且电商也有可能会重复纳税。
因此,仅电子商务法明确电商纳税是不够的,还应针对电商交易的特点、电商逃税避税的问题来完善税收征收管理法。据悉,去年初发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第十九条、第三十三条已经针对电商纳税做出了相应安排,但该法律何时出台、立法效果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在笔者看来,让电商依法纳税的前提,一是除家庭手工业、农产品自产自销等特殊情形外,电商应全部纳入工商登记,降低登记门槛、简化手续;二是设计出公平合理且有前瞻性的征管办法,并要有相应技术支持,如电子发票;三是让小微电商、平台个人卖家承受较低税负,有助于鼓励创业,并防止税负被转嫁给消费者。
也就是说,即使正式出台的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商要纳税,也只是原则性规定,具体怎么纳税还需要配套的、系统的制度设计。(张海英)
相关文章
- 云仓一件代发流程「第三方仓储」
- tiktok跨境电商怎么样「传统外贸与跨境电商的区别和联系」
- 电商一件代发是什么「代发快递是怎么回事儿」
- mysql初学「第709所简介」
- 安徽食品抽检不合格产品「坚果炒货行业排名」
- 公司租电脑合适还是买合适「租电脑划算还是买电脑」
- 家门口就能\\「限高是不是能买就能坐」
- 喜欢写字的文案「怎样将文字移入表格」
- 英特尔i312100「酷睿i74500u怎么样」
- 安徽最早通高铁的县城「一座县城」
- 电商文案创作者的职业要求「电商文案的任职要求」
- 跨境电商如何选择「跨境电商erp系统定制」
- 陈磊易仓「拼多多陈磊持股」
- 淘宝内功是什么「淘宝店内功优化指哪些」
- 27寸双屏效果「翻盖商务双屏手机哪款好」
- 京东店铺运营基础知识「京东爆款怎么做起来的」
- 一体机买什么好「一体机的性能怎么样」
- 零食进货渠道网「我想开个零食店怎么进货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