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领航
首页行业资讯 > 电商冲击下的传统商超现状「电商对超市的冲击及影响」

电商冲击下的传统商超现状「电商对超市的冲击及影响」

来源:互联网 2024-08-15 16:04:00

感觉是因为电商的兴起,所以大型超市越来越走下坡路了。

我家附近有个国际著名大型超市,应该是我们这里最大生意也最好的,零几年生意最好时,20多个收银台几乎随时都需要排除,过年时每个队伍有30个人以上排除。

我经常晚上散步不管买不买东西,都会去里面逛逛。记忆中就是从07、08年开始,人逐渐减少,收银台从原来20多个,变成10多个,再变成8个,去年干脆就关闭了。

我姑姑家旁边有个家乐福,开业有20年了,最近两年,这个超市经营有了变化,最明显的是蔬菜销售越来越走向高端,无包装、带着些许泥土的菜种类越来越少,精包装精加工的蔬菜越来越多,但是周边小区都是普通小区,没有高档社区,因此来买菜的人变少了,连带这家家乐福其他商品销售量也在下降,毕竟菜是必须要吃的,既然你这没有合适的菜,顾客就会去其他超市,顺手把其他要买的东西也一并在其他超市买了。 超市相对电商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比如更直观的商品,可以清楚了解商品当前的新鲜状态,所以大卖场或普通超市至少十年内倒闭不了,但是如果经营理念错了,离倒闭就真不远了。

我们这面超市人还挺多的,我还挺喜欢逛超市,说线上比线下便宜就扯蛋了,有时候线下促销力度很大的。至于家乐福,他情况特殊,至从被苏宁收购后就不行了,苏宁拿下家乐福后,资金链就不行了,还有就是把家乐福的物链转移到他苏宁宜购上,结果就是家乐福体经营越来越差。其他大超市还好,物品种类跟价格上也有优势。

你如果去过发达国家就会发现,他们超市里基本都是净菜,如果想买无包装的农产品得去郊区或者小城镇或者去专门的传统市场。

上午刚去了欧尚(被大润发收购)跟盒马差不多也有工作人员跑来跑去的收集商品然后装袋发货。据说是5公里内1小时,5-10公里半天。

好像有上十年了吧,包括大超大卖在内的实体店怨声不断,但却鲜见根本性的变革。记得有一年,我实在忍不住,利用某大卖场的反馈渠道,提了一套建议,却石沉大海;说明它们根本不屑一顾。

一般都是没时间逛。下班的时候有点时间。还得陪孩子做作业。所以网上买方便多了。虽然贵一些。

某淘里的淘鲜达,我现在就基本都是用这个,懒得去超市了,下班前送到公司,刚好带回家。

盒马和闪送,谁用谁知道,又快又省事。

大型超市功能向仓储发展,这是趋势。网上购物,超市储物。但是,没有地价优势。

估计以后的超市都会发展成居民区,每隔100米就会有一家至两家,随着网购的涉入,大型超市负担不起开支的,就会慢慢凋零!

以前有个印象,觉得超市东西多便宜,后来发现越市东西比便利店还贵,就很少去超市了,买菜更不会去超市买。

大型超市可能会沉落,反而,小便利店可能会兴起吗?

日本的Life、711以及罗森之类的便利店,也可以说就是小超市。大多也就100多平不到200平的店面,甚至更小。

他们很多地处市区边沿或者郊区。主要分布在居民区、景点周边的旅店,几乎拐几个弯,走两个路口就是一家。营业时间很长,早出晚归的都在开着。

商品类别以居民和游客的必需品为主,集中而丰富。诸如,厨卫、居家用品;新鲜出炉的面包、蛋糕;快速食品、旅游用具等等各种特色产品。

繁华地段也很多这类小超市,各种一般和富有特色的食品、饮料琳琅满目、目不暇给。既方便上班族也吸引各国游客。

也许夏威夷的日本人多吧,711在那里开得很火爆,有的地段几乎一个路口一家,咱中国货和美国货都很多,旅游鞋专卖店的美国品牌几乎全部国产。

为什么这些小超市就能应对高昂的房租和能源消耗?

因为贵,大卖场便宜走量,量不够自然是不行的。

他们的东西卖得可不便宜。一瓶2l的可乐卖12元,超市3元600ml的可乐,罗森,711,全家就是卖4元500ml的,不过全家的盒饭倒是不错。

711、罗森这样的便利店卖得比较贵,比一般的小超市要贵,但是它绑定了白领消费群。

一方面它位置好,方便上下班的白领人群经过时随手买一点。另一方面,它们有便当这样的针对白领阶层的产品,还提供了小半个餐厅的功能,进一步强化了针对白领消费群的定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外贸领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