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职业电商主播「如何看待网络主播持证上岗」
来源:东方网
原标题:“持证上岗”让“直播带货”走向规范
不久前,19名电商主播获得了浙江省义乌市人力社保局颁发的“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成为全国首批“持证上岗”的职业主播。
受人社部委托,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近日发布了《关于对拟发布新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拟新增10个新职业。其中,在“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直播销售员”工种。而“直播营销员”即是人们口中的“带货网红”。
据《北京青年报》5月17日报道,记者近日从海淀区了解到,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力争9月底前研究出台指导意见,在中关村科学城范围内试行“沙盒监管”机制,引导直播和短视频购物领域健康规范发展。
所谓“沙盒监管”机制,首先要划定一个范围。即对于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将中关村科学城全域划定为‘沙盒’,在‘盒子’里面的企业,将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同时杜绝将问题扩散到‘盒子’外面。这与浙江义乌推出的“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近年来,电商直播风起云涌,众多明星、网络红人通过直播推荐商品,观众“一键下单”。“网红带货”方便快捷,有互动效应,颇受欢迎。
然而,“网红带货”也出现了乱象,消费者投诉持续攀升,行业鱼龙混杂,数据造假严重。中消协日前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称,“网红带货”存在问题,六成消费者担心商品质量问题,超过四成消费者担心售后问题。不少消费者认为,直播带货中“夸大其词”“假货太多”“货不对板”等问题比较突出。
“直播带货”作为新兴业态,由于对相关主体定位不清晰等原因,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难点,表明“直播带货”需要规范。随着直播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细化。若想让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加以规范,否则,很容易跑偏。
其实,“带货”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出现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可见,让带货人具备一些基本能力,对商品也要严格把关很有必要。而新增“直播销售员”工种,让其“持证上岗”成为职业主播,或将其所带货的资质等进行核查,必将使行业更规范,功效更显著,走向良性发展之路。(刘天放)
相关文章
- 手机店做业务怎么做「上班挣钱两不误的工作」
- 注册商标的知识科普「商标知识有哪些内容」
- 跨境电商独立站有哪些优势要利用「做跨境电商,要哪些条件」
- 麦淘网平台网店转让需要什么手续和条件「天猫店铺转让平台麦淘网」
- 华为汽车卖多少钱「华为卖一台手机的提成」
- 电商思维模式「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
- 抖音小店卖食品需要什么资质「抖音经营类目在哪里设置」
- 电商视觉设计中的空间设计「电商品牌视觉设计」
- 最新设计软件「跨境电商视觉营销」
- 3d制造业「三维数字制造」
- 食品试吃员「灯控师」
- 抖音小店是不是必须要有货源「抖店无货源店铺怎么做」
- 抖音小店扣款规则「抖音小店平台扣点是多少」
- 台湾电商市场概况「台湾最大的网购平台」
- u0085「故障码U0028」
- 抖音兴趣营销「兴趣电商是什么」
- 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简述社交商务的四种商业模式」
- 抖音里2020怎么做的「2020年做抖音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