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点「学科交叉融合」
当烹饪课邂逅语文课,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绍兴市上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朱维娟和烹饪专业教师李志强带领学生在品味一碗酒香悠远的东坡肉中展开了一场文化之旅。穿越时空,朱维娟带学生领略苏轼的创作艺术和生平经历;现场烹饪,李志强从色香味介绍东坡肉烹制的秘诀……当美食与美文相遇,学生迸发出无限灵感,即兴创作的美食推介词精彩绝伦。
今年3月至今,像这样打破传统一课一师教学模式的跨学科合作课堂在浙江省各中职学校频频上演,一场聚焦中职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三教”改革正以一节节公开课的形式,在中职界掀起一场风暴,而这场风暴的助推者正是由浙江省特级教师戴智敏领衔的中职语文名师工作室。
从嵌入式教学到“语文 ”,创意背后是一场聚焦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
烹饪课上,学生能做出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却品不出菜肴里的文化;园林课上,学生精于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亭子,却道不出其中的诗情画意;计算机课上,学生对图片处理、视频剪辑游刃有余,却苦于写不出一个微电影脚本……缺乏“人文味”的专业课,专注于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却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育,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弱、文学素养欠缺成为中职生一直以来的“硬伤”。
因此,打破语文学科和专业之间的“语言障碍”,在两者的交叉地带寻求“突围”,成了戴智敏名师工作室的用心所在,他们开始尝试对课堂教学模式作一些创新,如构建“动态合作课堂”、开展“中职语文专业嵌入式教学”等,在语文课堂中植入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等元素。
“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要让学生未来的职业道路走得更远,就要专注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戴智敏看来,语文学科和专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单科独进”走向“学科融合”,是中职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需求。带着这样的思考,由戴智敏和烹饪特级教师周武杰共同打造的“语文 烹饪”双师创新课堂“德清糯米千张包制作与推介”,通过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全省直播,获得诸多点赞。这之后,戴智敏名师工作室和全省计算机、建筑、电商、工艺美术、市场营销等20余个专业的教研团队携手进行跨学科教学的尝试,陆续推出了“语文 园林”“语文 工美”“语文 电商”等30多堂全省公开课和网络直播课,并开发“语文 ”跨学科课程群。
从“语文 ”到“学科 ”,跨界培育中职生专业与文化素养双提升
《雨巷》一课嵌入旅游专业导游词写作和讲解,《我的空中楼阁》一课嵌入建筑设计专业的平面及三维设计,《卖白菜》一课嵌入财会专业成本核算,建筑专业学生研究《红楼梦》古代建筑设计……融合就像催化剂,让课堂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表现得异常活跃。
“语文 ”课改热潮很快升级为“学科 ”热潮,语文、英语、数学等文化课与园林、服装、电商等专业课相融合,更多学科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跨思维界,改变传统认知;跨知识界,拆除专业“藩篱”;跨时空界,在“围墙”之内和“围墙”之外寻找更广阔的空间——原本彼此之间互动甚少、犹如“孤岛”的学科和专业因为这场“三跨”合作交融在一起,得到了浙江省各中职校的热烈响应。
然而,培养“跨界”人才仅仅依靠跨学科的教学项目设计远远不够,还需要有系统的课程做支撑。于是,戴智敏及其教研团队成立“语文道匠心”创课组,尝试开发“学科 ”课程群。遵循现代学徒制“学生、学徒、(准)员工”的培养理念和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方面的培养目标,教研团队相继开发了读赏练、中国传统节俗文化等生活必备类课程,绍兴园林景观故事、影视剧本创作等职业拓展类课程,职场情境口语交际训练、职场应用文攻略、诗画造园等职场应用类课程。同时,借助嵌入式教学、文专融合式教学,辅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必备、职业拓展、职场应用”三个情境中经历深度学习的过程。
教育部中职语文课标组组长倪文锦这样评价这场教改风暴:“搭建专业和学科跨界融合的桥梁,在文化课学习中培养职业精神,挖掘专业学习中的文化元素助力学生专业提升,真正实现了学生专业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提升。”
从学科人到教育人,倒逼教师完成“学科 专业”自我革命
品黄酒、猜酒名;师生行酒令,从西周燕射、春秋投壶说到和“酒”有关的诗词、绍兴名人和黄酒的故事;游戏中熟悉黄酒酿造的工艺流程……日前,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旅游专业教师王蓓芳和语文教师劳鸿燕共同给旅游专业学生讲述了绍兴黄酒文化。“这是我上过的最有诗意的一堂导游课。”这堂公开课给王蓓芳带来的最大触动就是,“当教育步入核心素养时代,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关注知识引向关注素养和能力,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要做读懂学生的分析师、重组课程的设计师、跨界合作的策划师。”
林慧是绍兴财经旅游学校的副校长,也是浙江省“三名工程”园林专业名师工作室导师,在找到“审美的发现与鉴赏”这一园林专业和语文学科需要共同培养的核心素养后,她开始了两者跨界融合的尝试——选择交叉内容,制定交融目标,设计交织流程,组织交互活动,实施交叠评价……“具体实施起来挑战不小,只能逼着自己不断学习。”在林慧看来,“‘学科 专业’努力突破学科单一教学壁垒,走向多学科开放教学,聚集共生共融效应,同向而行,合力育人,使学生的能力最大程度上实现跨越,核心素养培育才能真正落地。”
“当下,企业、行业对烹饪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精湛的烹饪技能,还要求他们掌握现代营养学、饮食卫生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和艺术创新能力,而这恰恰需要语文学科的助力。”周武杰是这场教改风暴的最早响应者之一,他期待着在这场跨界合作中,烹饪专业培养出的学生不再是“火头军”,而是博学多才的“儒厨”。
为了把中职教师培养成具备学科教学能力的“讲师”、具备专业课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技师”、具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力的“人师”,戴智敏教研团队努力打造专家引领的“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成立“学科 专业”跨学科专家团队、校企无边界工作坊和中高职一体化联盟。借助浙江名师网这一智慧教研平台,戴智敏名师工作室组织线上线下融合式教研活动300余次,名师课堂直播40余次。从专家论剑到名师分享,从教学新锐的课堂展示到各专业教师的思维碰撞,教师的个性逐渐凸显,拥有了大胆创新的专业底气——工作刚满6年的教师劳鸿燕十余次在国家级、省级说课大赛和教学设计比赛、优质课评比中摘得桂冠,被同事戏称为“获奖专业户”;80后教师沈兆钧撰写的20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市级论文比赛中获奖或发表……
“一群人,一起走,才能走得更远。”这是戴智敏一直秉承的理念,“这场改革已经开始倒逼每位教师打破学科思维界限,人人研究教材,人人研究科学的育人方法,跨界融合让教师从学科人走上了教育人之路。”如今,这样的理念逐渐成为浙江中职教师的自觉自发行为,已有9个地市、30多个学科(专业)、40多所学校近万人加入这个团队。这个跨时空、跨学科、跨领域的“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组团作战,打破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展教学组织形式,尝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共同探索融合的空间、融合的方式、融合的意义,为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17日第11版
相关文章
- 网购商品如何退货和索赔「网购商品少了要如何赔偿」
- 平湖苏宁项目「华南城苏宁易购在哪里」
- 百度第一次证明它的ai是个生意人「百度ai产品」
- 电商产品主图视频拍摄制作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淘宝主图视频怎么拍摄」
- 财务工作下半年工作计划「财务工作半年工作总结及计划」
- 阿里云年亏损「阿里云营收」
- 今日头条处罚规则「今日头条对涉及色情低俗违规头条号的处罚通告|2017年10月」
- 互联网发展史上的20位人物「第一代互联网人」
- 电商为什么会被淘汰「淘宝上有些店铺为什么很快就消失了」
- 辛巴团队五五「辛巴和网红的矛盾」
- 电商平台排行榜前十名2021「电商排名」
- 京东价格保护条件「京东秒杀价格保护」
- 京东会员规则「京东plus会员权益介绍」
- 淘宝对标京东上线保价中心是什么「京东保价申请在哪」
- 全球电商平台流量排名「国内网站流量排行」
- 陪诊服务来了您需要吗「就医陪诊」
- 保价费骗局「全程保价是什么意思」
- 中国电商网站排名汇总表「中国电商平台排行榜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