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还有吗「抢购够平台」
原标题:线上有些冷清 线下抢购火爆
双12来了你的钱包还好吗?
我市一超市在进行“双12”促销
超市内人头攒动
“双11”刚过,“双12”又来了,还是满减、清仓、补贴、限时、秒杀……配方没啥变化,味道依旧熟悉。而这一次不仅仅是线上的电商平台竞相大促,还有线下的实体商超掀起的购物热潮。12月11日,记者从格瑞丽家、新世界百货、兰州中心、大润发超市等零售企业获悉,各种促销活动已经“上线”。在采访中,大多数市民也表示,“双12”遇到划算的商品可能会买,但经历“双11”期间的大笔支出后,网购“剁手”欲减弱,不会再为“双12”盲目买单。
1 线上
折扣力度不够 “双12”参与度有所下降
12月1日起,支付宝与众多品牌合作发放近百亿消费券优惠,覆盖餐饮、商超、零售快消等实体服务业;12月11日,电商平台“双12”大促活动全面开始,百亿补贴、满300减40、欢乐造红包、分期免息购……各种促销活动看得消费者眼花缭乱。不过,比起“双11”的全民参与,“双12”明显有些冷清。
“‘双12’没有铺天盖地、强势宣传的那种氛围,看了看加在购物车里的东西,好多都不参加活动,钱包也空了,不想再‘剁手’了。”市民小梦是一位网购达人,今年“双11”,她前前后后花了7000多元,把该买的东西都买齐了,部分生活用品也囤了不少,因此面对“双12”活动,她十分理智,“只买了一两件‘双11’没抢到的小件。”市民潘晨淡定地告诉记者:“晚上看了两个小时,价格比来比去,还是觉得有很多是没必要的消费,干脆直接不买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双11”已经极大透支了他们的消费额度,大家在“双12”明显有些热情不足,更趋理性。
2 商场
全业态共振 多种优惠享不停
线上遇冷,线下能撬动消费者的“钱包”吗?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为了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双12”期间,各大商家也是诚意满满,不仅拿出了空前的优惠力度,而且打出了“好物直播间”、“微场景营销”、“云商城积分换礼”等不少“新牌”,营造积极的消费氛围。
格瑞丽家母婴百货开启“12·12”暖暖亲子节活动,门店随处可见“12·12”的喜庆装饰和各类促销海报,还推出“1元换购120元”奶粉专享优惠券让利消费者。在新世界百货,一楼调色盘、完美日记等品牌均贴出“促销”、“热卖”的巨幅海报,吸引消费者前往购物。小鱼是新世界百货依恋品牌的导购,简易的环形灯前架起手机,一人主播,一人配合拿衣服,并在直播里推出限定折扣,这是她和同事的每日工作项目之一。为了扩大销量,她们还会发在朋友圈分享。兰州中心从12日开始结合年度会员答谢推出“哈利波特的魔法假期”微场景主题活动,除了大型独家满就赠之外,单是一些关联场景式拍照点就赚足了消费者眼球。
3 超市
多品类五折大促 市民积极选购
位于雁滩的大润发超市,“双12”活动海报醒目地挂在超市入口处,在12月11日至12日两天的大促内,该超市精选了肉品包装冻品、水产加工品类零食、干性调味料等20余类特价商品,限时两天五折特惠销售。一进入超市, “双12五折大促”的声音响彻耳边,超市内满眼都是五折的招贴。记者注意到,虽然不是周末,但超市内依然是人潮涌动,许多顾客在折扣商品货架前认真比较选购。两位老人正在选购打五折的保暖内衣,“摸着质量挺好,打五折还是划算”。住在安居小区的蔡阿姨一大早就来超市选购,排队买了5.9元/斤的草鱼,五折的粉丝4袋,还有一些调料和卫生纸品。她说,因为搞促销,所以商品价格比平时优惠很多,非常划算。为孩子购买了很多饼干和零食的侯瑜一边给记者展示她购买的商品,一边结账前还在支付宝上抢超市的相应品类优惠券,“我已经把超市搞大促的消息发到宝妈们的群里了,你看,都回复说今晚或者明天要来抢货呢。”超市内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因为搞促销,消费者比平时要多得多。“明天是周六,人肯定会更多”。
记者走访了解到,北京华联东方红购物中心推出“双12一起爱”活动, 9.9元美食节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关注,购物中心内的不少服饰类商品都打出了五折起的标语。华润万家海鸿店、西固中街店等几家店的促销从12月9日开始,将延续至15日,除了返券外,还有各种商品的低价销售,比如0.39元/斤的大白菜、会员价1元/瓶的味极鲜酱油、会员价11.90元/条的棉毛裤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大润发超市还是华润万家,都在进行线上线下的融合。大润发联手淘宝,消费者可以通过淘鲜达挑选超市内的商品,加入“双12”大促,更有优惠券可以使用;华润万家则是联手京东到家,开启了囤货节,除了优惠券,还有红包雨等活动。这些商超与线上互联网巨头联手之后,消费者只需在线上下单结算后,工作人员就会在约定时间内送货上门,对于消费者来说,既有优惠,又能足不出户,何乐而不为呢?
不得不说,这个“双12”,线上电商平台明显有些冷清,而线下商超则是促销火热。事实上,实体商业除了其体验感更强以外,其另一大吸引力来自即时消费产品,比如餐饮和娱乐,人们在商场吃饭、看电影,顺便买买买,关联消费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因此,当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大促成为常态时,在平台、商家优惠折扣的基础上,按需购买、理性消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我们在此也提醒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购物,千万别过度囤货。任何商品都有保质期,一旦囤货过多容易因过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丹 文/图
相关文章
- 千禧一代最爱的五大品牌「如何评价千禧一代」
- 陕西年货会「电商爆发时间」
- 电商平台助力乡村振兴「天津滨海新区农业发展」
- 消费者决策模型「消费者决策模型」
- 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
- 推动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有哪些」
- 紫苏叶长虫「五条虫影视解说」
- 赵普回央视了「赵普的现状」
- 男生报考专业排行榜「男生十大好就业专业」
- 江西女首富「最近退网的几个网红」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打拼他们发现了什么「年轻人回农村废了」
- 主流电商直播平台:抖音直播vs微信直播的区别「以前的抖音」
- 2020电商直播平台排行榜「2021年直播带货排行榜」
- 14个可进行直播带货的平台有「最大的直播带货平台」
- 普通的电商人做自播要到哪些平台「普通人怎么做直播带货」
- 互联网+投资「网络投资骗局包括哪些项目」
- 回农村做自媒体「回乡青年」
- 高颜值高质量男头「比较火的男美妆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