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领航
首页行业资讯 > 2020年最具潜力城市「中国未来哪个城市发展潜力最大」

2020年最具潜力城市「中国未来哪个城市发展潜力最大」

来源:互联网 2023-08-14 20:04:01

文/初晓、剑平

榜上倒数,但全国拔尖,这些城市,不容小觑!

继续咱们的2020最看好城市TOP45榜单。

前两期前三十名咱们已经看过了,从东莞到西安,从青岛到南通,这一系列城市各具投资特色。

那最后15个呢?垫底的三分之一,是不是low穿地心了?

显然不可能。

之前就说过,光地级市就300多个,排在前45的都是佼佼者,这所谓的“吊车尾”,依旧实力非凡。

不过有一说一,这些城市比起前边三十个,缺陷的确要更明显,也更密集一些。

(点击查看大图)

一眼看去,32位的扬州比较扎眼。

以前的文章中我们就吐槽过,一个三线配置的城市,在商业魅力排名中,两度成为二线城市。

它凭啥?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看看这些指标,扬州可以说是“相貌”平平,没有啥长处。

但是反过来看,就会发现这个地方的不俗——它也没啥短处。

扬州的商圈很多,2019年年初统计,拟开业的就有14个,整个江苏位列第四,仅次于苏州南京还有无锡和南通(这俩并列),而这三个,都是TOP30的巨佬。

用扬州人自己的话来说,扬州遍地是商圈,出门是公园,耗资百亿建了350个公园。

这个一方面据说是因为时任市长偏爱商圈和公园,所以费心建造,另一方面嘛,建了还能正常运作,也说明了扬州人的消费能力。

除去商圈,还有个可以侧面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消费活力的指标,那就是星巴克的数量。

扬州有多少?29家,比隔壁镇江多了10家,比起常州的35也不遑多让。

作为“宇宙苏”的城市之一,扬州本身经济底子好,凭借着大量的商业开发,能够在商业魅力这个维度上进入二线城市,也算有理有据。

不过,扬州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在人均上面,扬州在江苏只能排第6,比起第一的无锡少了近三分之一。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垫底的15名中第二高的,不过流入的常住人口数却不算多,3万不到,看起来不太匹配。

扬州还有个拖后腿的点,就是GDP密度,主要原因是啥?

原因是这个所谓的“小城”太大了,比隔壁真正的小城镇江大了一倍,结果如此巨大的土地却缺乏开发,铁路建设还一塌糊涂……

知道从上海去扬州怎么走方便吗?高铁去镇江,然后坐车……

一个还未实现“交通自由”的城市,能排在32,够本了。

说完扬州,我们把视线从苏中移向苏北的头把交椅——徐州。

徐州虽然位于江苏省内经济较为不发达的苏北,但却是苏北经济的头把交椅。

徐州的经济在上海的经济辐射,淮海经济区中心的确立,以及一带一路这一系列利好与政策下,可以说是欣欣向荣。

18年时,徐州为了环保,加速全市产业和企业转型,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进行治理,导致经济增速有所下滑,这在榜单上可以看到,GDP增速很是惨。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徐州在榜单上的位置较为靠后。

但是,这一现象只是暂时的,如果用19年的数据比较,徐州可能就上去了。在19年时,徐州又崛起了!而且这一崛起可了不得,简直可以和苏南的各位大佬们肩并肩了!

上半年的徐州外贸大爆发中,东盟重回第一大市场,成了徐州最大的贸易伙伴,进出口20.5亿元,增长达到惊人的72.2%,不过几乎都是出口,超过了19亿元。

超过七成都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而主要的外贸产品都是挖掘机、压路机之类的机电产品,占了外贸总额的48%。其中徐工集团贡献极大。

徐工集团在2019全球工程机械制造50强中排名第六。徐工机械在19年前三季度营收达到432.39亿元,同比增长26.89%;净利润为30.20亿元,同比增长100.28%,实现翻番。

徐州既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又是淮海经济中心城市,既拥有全国第一的徐工,又联系了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想要打造淮海医疗中心。

当苏北霸主绝对不能让徐州满足,它的目标是和苏南的大佬们一较高下。

另外,徐州通高铁了,还通地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终于“上轨”了。

讲完江苏的城市,再讲讲广东的惠州。

广东是我国经济的龙头老大,作为一份子的惠州,经济数据好看是必然的。

但是惠州也有着自己的乐与苦。

乐的是,它挨着深圳和东莞,苦的是,它居然挨着深圳和东莞。

明明惠州的地理位置不差,有着天然的禀赋,但就是玩不过东莞。

为啥?

这主要是因为惠州依赖着自己的第二产业。

电子啊、汽车啊还有石化什么的,都是惠州最拿手的。

但是很不幸的是,东莞拿手的也差不多是这些,更不幸的是东莞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了。

两边科技树点成一样的了,路子重合,自然免不了竞争。

东莞在这榜上排第二,你觉得比得过吗? 深圳那就更不用想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看看榜单,其实惠州单年常住人口的流入,有五万,超过了隔壁东莞,挽回了颜面。

说明惠州在人才流入方面,并不亚于东莞,尽管东莞直接上了个250万的人才房屋补贴。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惠州的常住人口不到300万,按照国办最新下达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300万以下常住人口的城市将会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一旦惠州放开了户籍限制,那么会有大量的劳动力来惠州,这样它的第二产业所需要的人口就齐活儿了,就更有发展前途了。

惠州经济不错,消费不高,再加上产业丰富,对于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人口吸引力还是有的。

暗搓搓地期待惠州户籍政策尽快开放。

最后提一嘴湖北宜昌。

宜昌是湖北省经济第三的城市,也是23个物流枢纽之一,今年前三季度GDP总量达到了3140亿。

光看增速,宜昌的经济发展是一点都不慢。

再看GDP密度和人口密度,哟呵,45个城市中,它都是倒数第二。

当然,这和它的地理位置有关。主城区被大山重重围住,城区很难扩张。不过近几年夷陵区那边挖山挖了好多。

但是,宜昌有什么?宜昌有三峽和葛洲坝。

它是一个水路交通枢纽,只要提到三峡,人们就必须得提宜昌。

不仅如此,在沪汉蓉快速铁路通车后,东部、中部、西部和宜昌全都串联起来了,宜昌又成为了铁路枢纽城市。

之前仅有南北铁路,现如今四通八达的铁路大大推动了宜昌的经济。

以上,可以看出,就算垫底了,它们其实也有自己的优势。

只不过受到了地理、竞争等等的限制,导致自己有些弱势的指标明显暴露在我们的眼前。它们未来不一定发展不起来,或者可以说是有着很大发展潜力的。

这个榜单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说某些城市是那么差,只有挖掘出了城市不足的部分,才能够补齐。补齐不足,才能更好的发展。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外贸领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