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领航
首页海外营销 > 南都人物志「最世文化杂志」

南都人物志「最世文化杂志」

来源:互联网 2023-05-17 22:32:38
陈平原先生为南都文化年鉴特刊题签。

文心不朽

时光无情,岁月轮转,每一年都有文化大师名家告别这个多情的世界,让人神伤或许,每一年每一次这样的回顾都是同样令人伤感的,我们对文化名人离世的敏感,其实体现的是个体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自觉。

这是一份不完全的2018告别名单———饶宗颐、金庸、李敖、霍金、二月河、奈保尔、单田芳、朱旭、盛中国、常宝华、斯坦·李、方成、樱桃子、菲利普·罗斯、关愚谦、刘以鬯、萧逸、奥兹等……

他们生前或名扬世界,或甘于寂寞,或拥有万千粉丝,或只是在冷门的场域授业解惑。他们告别了这个世界,留下的是学问、是思想、是作品,也是性格、是逸事、甚至是争议。但文心不朽,薪火相传,念兹在兹。

限于篇幅,还有很多人的名字没有在这里提及。

这份特刊,是怀念,也是文化的感恩。

饶宗颐:渊博通贯谁人继

饶宗颐(1917.8.9-2018.2.6),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生于广东潮安,祖籍梅县,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1973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曾任西泠印社社长。2018年2月6日在香港逝世。

饶宗颐是一位广受尊崇的人物,但也是一位公众很难真正领会其价值所在的人物。说他是“学术大师”固然不错,但实际上,“大师”也是有许多种的,他是一位跟许多别的大师都不大一样的大师。

中国近代学术史上,通过开辟新领域、创立新范式而成为大师的,有王国维、顾颉刚、陈寅恪等;借由深厚积累、发挥广泛影响而成为大师的,有章太炎、陈垣、钱穆等。饶宗颐不属于上述的任何一种,他没有创立过任何有体系的新学说,甚至没有写出过任何一部非常有影响的专著。饶公的学问很大,博涉多能,按胡文辉在《现代学林点将录》中的归纳,他的学术领域可分为以下十三类:神话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礼乐经学、宗教学、历史学、中外关系史、敦煌学、潮州学、目录学、文学理论、诗词、艺术。

大略言之,其学问路径,自文字学、史学、集部之学入,还属于传统国学的范畴,虽然对西方语言、西方学术成果不无涉猎,但从方法上看,还是属于“旧学”。可以说,饶宗颐是“旧学”———也就是中国传统学问———最后一位渊博通贯的人物,在他之后,已经不太可能有一位涉猎范围这么广的大学者了,因为现代学术向精深方向发展,穷一己之力已无法在这么多的学术门类中都取得成就了。所以,饶公的可贵,正在于他代表了一种传统的终结,他是渊博“旧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当然,细审他的诸多著述,不难发现,其中能超越群侪、流传甚久的作品其实是很少的。他做的考证、纂集工作,很难不被后来者超越,而他提出的一些大胆的学术猜想,恐怕亦难于证实。饶公寿命甚长,享年已101岁,他作为人文学者,度过了光辉一生。饶公的后半生,是在花团锦簇的荣誉中度过的。这一生已很令人羡慕了。自然,接下来,他的声望将无可避免地一点点地减弱,这是学问家身后的共同命运,本不必讳言。

饶公是潮州人,也是广东的骄傲。广东曾出过这么一位渊博的大师,很幸运。不过,大家最好记得,他不是梁启超、陈垣那样的大师。当然,就连饶公这样的大师,此后也不再有了。(文/刘铮)

霍金:“黑洞”也有温度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享誉世界的著名物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出生于194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曾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席,这是自然科学史上继牛顿和狄拉克之后荣誉最高的教席。霍金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著有《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果壳中的宇宙》等。2018年3月14日逝世,享年76岁。

有一种非常纯粹的名人,跨越种族,跨越国界,人人都知道他的名字甚至形象,但是,他为何拥有如此广泛的名声,他的专业究竟牛在哪里,大众其实并不知晓。

这类名人,远的有爱因斯坦,近的就是2018年刚刚去世的霍金。

霍金的名声,大到可以对其专业的壁垒视而不见,即便对物理学完全没有认知,中国读者的书架上也一定会有一本《时间简史》。霍金的形象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于我们对他已经变形的面容不再感到突兀,以至于还有一种机器是可以帮助这个可怜的老人发出声音,知道他即便瘫痪在轮椅上数十年,仍然可以时不时有振聋发聩的观点发出来。

霍金的影响力如此之大,这也是我们把他纳入2018年逝世人物的特刊中来的主要原因。但实事求是讲,对于这位大师,我们可以不知道其专业,但对他的好奇心从来没有退减过。专业门槛太高,我们无从置喙,但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总还是可以一窥这位物理大师的真实人生吧。于是,以霍金为题材的影视剧,就成为对公众“普及”霍金的最好渠道。坐在轮椅上的霍金,对公众的想法竟然也了如指掌,并且甘之如饴。他曾说过,大众会好奇一位残障人士,为何会想到这么多宇宙论。所以,他主动悦纳了大众媒体。

他在《星际迷航:下一代》中饰演过自己,与爱因斯坦及牛顿一起打桥牌;他也在美国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演出”,拯救剧中的女孩;他在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以斯蒂芬·霍金教授的身份本色出演,在剧中与主角谢尔顿同框的画面被无数粉丝奉为经典;2015年,以霍金的爱情为题材而拍摄成的电影《万物理论》,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与情与爱,影片轰动一时,并最终拿到奥斯卡最佳男主角;2017年,霍金为英国BBC录制纪录片《探索新地球》。

当然,霍金更多地通过演讲来传递他对这个宇宙的思考。他的众多观点,毫无例外,都会成为媒体的头条。没有哪一位物理学家能像霍金这样,用自己的人生来诠释一种生命不息的传奇。当他在轮椅上的形象不再时常出现,不再听到他通过机器发出的怪声,我们就会想起霍金这个怪老头。事实上,怀念霍金,其实是人类一直在等待,有人带领大众,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文/刘炜茗)

金庸:江湖已远侠气长存

金庸(1924.3.10-2018.10.30),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报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本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一生创作武侠小说15部,包括《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鹿鼎记》等脍炙人口的名作。1959年与沈宝新共同创办《明报》,使其成为香港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报纸。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获2008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中国人真正的精神乌托邦,不是桃花源,而是“江湖”。在那块虚构的飞地上,英雄人物仗剑天涯快意恩仇惩恶扬善,武功与侠义,是人间的最高价值标准。众多华人读者一度憧憬金庸式的武林,憧憬它所承诺的正义、自由、坚不可摧的情谊,以及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可能。

金庸小说全面进入中国内地,正好撞上朝气蓬勃、求知欲旺盛、全国人民鲸吞般读书的80年代。现在的中年一代,都有过在旧书摊或租书亭借阅盗版金庸小说经历。皱巴巴的《射雕英雄传》或《鹿鼎记》藏到课本底下或躲在被子里翻看,被儿女情长感动得小心脏怦怦跳,被飞檐走壁刀光剑影晃到眼晕,书页留白处还有上一个借阅人霸气的批注,让人横生“英雄所见略同“惺惺惜惺惺”的隐秘自豪感。

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一代人来说,金庸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人生导师。他们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里学会了理想,从“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髻云有旧盟”里懂得了爱情,从“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中领悟了处世的乖觉柔韧。他们崇拜风清扬和金毛狮王谢逊胜过了其他文学形象,他们读书听音乐练拳打架,他们一致认为萧峰在雁门关以断剑自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接近崇高的段落,“命运”在那里第一次显现出无限的强大和可怖。

然而并非四处都是叫好声。上世纪90年代,何满子、王朔等知识分子和作家先后在国内主流媒体上发表“讨金檄文”,批判金庸的武侠小说思想陈旧,以新武侠之名为旧文化“续命”。王朔在《我看金庸》一文里说:“金庸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这群人通过他的电影电视剧的广泛播映,于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中国人的真实形象,给了世界一个很大的误会。”又说他“从语言到立意基本没脱旧白话小说的俗套”。

面对毒舌,金庸处之淡然。他通过《文汇报》回应,说读到王朔先生的雄文,自己第一反应是佛家的教导“八风不动”,第二反应是想到孟子的两句话“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宠辱不惊,是很高的人生境界。惟有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严家炎、钱理群和陈平原等几位教授,一直旗帜鲜明地支持金庸,肯定其作品的文学价值。严家炎说:“如果五四文学革命使小说由受人轻视的‘闲书’而登上文学的神圣殿堂,那么,金庸的艺术实践又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学的宫殿。”陈平原高度评价金庸是一个“有文化情怀、有政治眼光,有历史温情的小说家”,“他比许多新文学家显得更像传统中国的‘读书人’。”

如今回视,三十年前那场论辩,更像是来自所谓严肃文学的急赤白眼的聒噪。包括王朔在内的任何当代中国作家,都不曾拥有金庸这么庞大的读者群。如果一个作家愿意为读者写作,而且并不认为这是“放低身段”,自然会受到许多人的爱戴。

曾经有人问金庸,人生应该怎么度过?金庸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驾鹤西归,是他最后一次轰轰烈烈地占据所有报纸的头版。这一页翻过,一代人的热血青春也正式谢幕。此后的岁月里,万人如海一身藏——若能再遇那个身怀绝技的人,便是大幸。大师,江湖再见。 (文/黄茜)

萧逸:长剑相思铁霜冷

萧逸(1935.6.4-2018.11.19),台湾新派武侠小说作家。原名萧敬人,山东菏泽人,出生于北京。23岁时退学开始撰写武侠小说《铁雁霜翎》。次年入台湾中原理工学院,后辍学专事武侠写作。1970年被聘为台湾中视编剧。1976年举家迁美,定居洛杉矶,继续专事写作,直至辞世。著有《铁雁霜翎》《饮马流花河》《甘十九妹》《长剑相思》等近50部武侠作品。

金庸先生作古不足一月,另一位武侠小说大师萧逸也魂归天国。大侠飘零,江湖已远,一个武侠文学的时代未必就此终结,却也画下了一个沉重的句号。

武侠写作一度有“南金北萧”之说,但金庸在庙堂上下的影响远超萧逸,不过,萧逸自出道以来,尤其在海外华人圈,也拥有自己广泛的读者。正是由于小试牛刀就一炮而红,读者热捧,海内外索稿颇多,年轻的萧逸两度主动辍学,走上了专门写作武侠小说的人生道路。据说,萧逸是港台唯一的未从事过第二职业的专职武侠作家,其短暂的电视台编剧生涯也与武侠相关。

1980年,萧逸以美籍华人身份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签订合约,成为台湾武侠小说作家以正版书形式进入大陆市场的第一人。而更多的内地人后来通过其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甘十九妹》《饮马流花河》《无忧公主》《马鸣风萧萧》等,认识了萧逸的武侠创作。

40岁后移居美国之后,萧逸进入了创作的新阶段。波澜壮阔或不及金庸,典雅婉约则独具一格。他注重气氛的营造和人性的冲突,加入了现代光学等原理的新的描写。他也在“剑仙”和道家思想类型文学上多有探索。他笔耕不辍,但并不只为稻梁谋,一直将自己的写作当成“严肃文学”看待。2009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馆专程邀请萧逸返国,为其著作、书信等手稿举行捐赠仪式,想必是对萧逸文学生涯的一个很大宽慰。

萧逸认为自己的五部代表作为《含情看剑》《马鸣风萧萧》《甘十九妹》《笑解金刀》和《七道彩虹》(七部独立中篇)。写了一辈子武侠小说,他所理解的“侠义精神”是什么?萧逸说,“武”是尚武的精神,“侠”是伟大的同情。(文/刘晨)

单田芳:“下回分解”成绝响

单田芳(1934.12.7-2018.9.11),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一个曲艺世家,1954年登上评书舞台,从艺时间达半个世纪。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隋唐演义》《水浒外传》等。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9月11日,单田芳在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84岁。

在书面文字形成以前,人类拥有一段漫长的口头文学的历史。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维柯提出,唱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大史诗的盲诗人荷马,其实并不是一个人,代表的是人类文明的初创者。

在中国,评书艺术也是口头文学的重要形式。有人说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人认为评书艺术乃明末清初柳敬亭所创。它以讲述长篇故事为主,一人,一桌,一扇,一醒木,说书人博闻广识、舌灿莲花,滔滔间说尽古今天下事,上下五千年。

单田芳可谓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成就最高、也是最受百姓喜爱的评书表演艺术家,称得上“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他出生于曲艺世家,母亲王香桂是东北西河大鼓名角儿,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魁是弹三弦的弦师,绰号“八岁红”。那个年代艺人地位低下,父母不愿意让单田芳继承衣钵。他原已考上东北大学,不料家里突生变故,父亲入狱、母亲出走,为了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单田芳退学,拜老艺人李庆海为师,走上评书表演的道路。

评书门槛极高,集表演、演说、写作、研究于一身。说书人不仅需要具备超强的记忆力,且得耳聪目明、言辞爽利、杂学多闻,是一个毕生都必须艰辛付出的行当。单田芳天赋过人。十三四岁,他就能记下好几部长篇大书。他又勤于钻研,熟读历史典籍,订正书中的各种悖谬讹误,形成自身的一套不俗见解。他嗜爱说书,产量惊人,据统计,从艺60年,单田芳为广播和电视录制了100多部评书作品,总共约12000集,时长6000个小时。

他早年在评书重镇东三省名声甚响。改革开放以后,电台广播的出现让单田芳成为上世纪80年代妇孺皆知的“网红”。最鼎盛的时候,他的一部评书累计6亿人收听,覆盖大半个中国。在电波的嗞嗞中,单田芳用“云遮月”的沙哑嗓子讲《三侠五义》或《隋唐演义》,身怀绝技的英雄人物轮番登台,高手过招风云变色,正当生死交关之际,惊堂醒木一拍,单田芳缓声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他对经典的演绎富于时代特色,因而为百姓津津乐道。文学评论家孙郁曾评价单田芳评书:“通俗而不庸俗,广博而不浅薄,有时苍凉悲苦,但善意绵绵,如日光流泻。”《纽约时报》发文悼念,称他为中国讲故事的“超级巨星”,将古老的评书传统推向了现代。虽然人人喟叹“下回分解”已成绝响,但在当下流行的音频APP,单田芳的经典之作如《水浒外传》等依然拥有过10亿的点击量。这个伟大的说书人将声音留在了人间。(文/黄茜)

二月河:恨不向天再借五百年

二月河(1945.11.3-2018.12.15),著名历史小说作家。原名凌解放,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1945年11月3日出生于山西。他创作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改编成影视剧,被海内外读者熟知。2018年12月15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3岁。

二月河是厚重的作家,书写的是厚重题材,有厚重作品支撑,有广泛的读者。根据他的作品改编成的影视剧,又让他拥有了更为庞大的视文字为畏途的普罗大众群。

当然,历史学者会觉得二月河的作品过于文学化,而文学创作者,又多不愿涉猎这种扎根于历史研究的写作之路。在历史与文学的交接处,在写实与虚构之间,二月河及其作品(主要是他的“帝王系列”),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巨大影响力。

这位只上过高中、经历过军队洗礼的作家,从小喜欢特立独行,天赋异禀,嗜好读书。可能很多人会想不到,他的写作之路,起步于“红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他在“红学”会刊上,发表《史湘 云 是 禄 蠹 吗》和《凤凰巢与凤还巢》,引起红学界重视,并以“红学”学会最年轻的代表身份出席了“红学”年会,开始崭露头角。而随着红学研究深入,他又把笔触延伸到清初几位帝王。

他的“帝王系列”,从1984年起着手撰写《康熙大帝》,历4年完成,全书4卷共160余万字,出版后引起轰动。根据本书第l卷改编的14集同名电视剧1994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后3卷也陆续拍摄完成。

1990年至1992年,他创作了《雍正皇帝》3卷共140余万字。根据本书改编的60集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再次引起轰动。

1994至1996年,他推出了“帝王系列”第三部《乾隆皇帝》。

帝王研究是中国传统历史研究的重点,而建立在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野史层出不穷,能以史实考证为依据,以文学笔法来呈现,并且在社会公众中掀起一阵热潮,得到公认的,毫无疑问,二月河是第一人,至今也无人能企及。他充分发挥学术研究的严谨与文学的各自所长,在大众文学与历史研究之间找到了一条平衡之道。(文/刘炜茗)

朱旭:“最好的老爷子”走了

朱旭(1930.4.15-2018.9.15)著名演员。出生于辽宁沈阳,194 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戏剧系,同年入华北大学文工二团,1952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在话剧、电影、电视中塑造了众多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荣膺第九届东京电影节最佳男演员、中国话剧金狮奖荣誉奖、2018中国话剧杰出贡献奖等。2018年9月15日在京病逝,享年88岁。

朱旭是“老来红”。他是北京人艺的第一批演员,出演过许多经典剧目,在《咸亨酒店》里饰演阿Q,《哗变》里饰演魁格,《悭吝人》里饰演雅克,《武则天》里饰演唐高宗,《骆驼祥子》里饰演二强子。他年过半百初涉影坛,在电影《我们天上见》《洗澡》《变脸》《刮痧》及电视剧《末代皇帝》等中的表演令人过目难忘。各类荣誉纷至沓来。人艺的后辈说他是“老师、偶像、艺术家、大演员”。

朱旭的表演幽默松弛,极具生活魅力。他态度严谨,爱琢磨,擅长总结思考,表演用“脑子”而不是使“蛮力”。朱旭总结表演的秘诀时曾说:“演员的道德修养、综合文化素质、艺术造诣的高低不同,塑造形象也就必然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分、粗细之分。”

会演戏的演人,不会演戏的演戏。老戏骨朱旭把戏里的一个个形象都演活了,比真实生活里的人还要灵动诙谐、可亲可敬。人艺老艺术家李滨以“心灵、手巧、口吃”评价朱旭的表演艺术———因为朱旭动手能力极强,大可以修沙发,小可以修钟表,不善言辞但心思敏捷,活得明白,看事情透亮。

在演戏之外,老爷子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琴棋书画、花鸟鱼虫样样拿手。朱旭养蝈蝈、糊风筝、下围棋、写书法、拉胡琴,杂学旁通,还在剧院的排球队和足球队担任主力。晚辈们都喜欢跟他喝酒聊天儿,觉得他像祖父般慈爱亲切。听他讲戏,三言两语就能拨云见日、醍醐灌顶。9月17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的追悼会上,几乎半个中国演艺圈都到场为老爷子送行。(文/黄茜)

盛中国:此曲只应天上有

盛中国(1941.10.6-2018.9.7),著名小提琴家。出生于重庆,1960年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1962年在第二届国际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中获荣誉奖。1964年回国后在中央乐团任独奏演员。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家,代表作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

盛中国出身音乐世家。父亲盛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教授,母亲朱冰是声乐家和钢琴家。盛中国4岁就加入“国立音乐院”幼年班,5岁开始跟父亲学习小提琴,7岁第一次公开演奏,9岁由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独奏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的经典作品,播放给全国听众,被赞为“天才琴童”。

1960年,他获得去苏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的机会,跟随著名小提琴大师列·柯岗磨砺琴技,柯岗对他的评价是:“盛中国的左手快得难以置信”。他随即成为在国际小提琴比赛中第一个获奖的中国小提琴家。

1979年,在小提琴大师梅纽因访华音乐会上,盛中国与梅纽因共同演奏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演出后,梅纽因告诉盛中国:“你是我在中国演奏巴赫最好的伙伴。”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盛中国将他的小提琴艺术带向国外,频繁在澳大利亚、日本等地演出,台风迷人,“圈粉”无数。他被澳大利亚ABC广播公司列入“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的行列。

他与妻子、日本钢琴艺术家濑田裕子是一对令人艳羡的乐坛伉俪。两人合作的小提琴钢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泣如诉,委婉凄美,令整个世界为之倾倒。盛中国的一生演奏过上万场《梁祝》。

他的成功既来自天才,也来自勤奋。他从小受父亲的严厉管教,入行后日日琴不离手,在2017年以前,盛中国每年要举办上百场音乐会。他有一句名言:“小提琴演奏,左手要长在琴上,右手的血脉要流入弓里。”

1984年,父亲盛雪带领一家三代人、十二把小提琴(包括两个年幼的孙辈)同时出现在广州友谊剧院的舞台上,全家人齐奏《流浪者之歌》——— 盛氏小提琴家族让整个中国音乐界刮目相看。 (文/黄茜)

常宝华:做“蔓儿”不做“腕儿”

常宝华(1930.12-2018.9.7),著名相声演员。1930年出生于天津,自幼随父亲常连安、兄长常宝堃学习相声,9岁登台,21岁拜马三立为师并加入“天津市曲艺工作团”。一生创作相声、小品、快板等作品一百七十多部,有名作《帽子工厂》、《追溯》等。获中国曲艺最高荣誉“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图为常宝华和师胜杰。

常宝华是相声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的家族常家,和侯家、马家并称中国相声界三大家族。父亲常连安,哥哥常宝堃、常宝霆,侄子常贵田,都是知名相声艺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常连安在北京西单创立启明茶社,集结了当时最优秀的相声表演者。常宝华自小在启明茶社摸爬滚打,虽然不如哥哥常宝堃(艺名“小蘑菇”)天资卓越,但在艺术上也自有一番成就。

双口相声主述的人称“逗哏”,辅助的人称“捧哏”。常宝华往往担任的是“捧哏”——— 也就是绿叶衬红花的角色。照他自己的话说,这叫做“蔓儿”不做“腕儿”。比如1976年轰动一时的相声作品《帽子工厂》,由侄子常贵田逗哏,插科打诨妙语连珠,常宝华捧哏,穿针引线火上浇油。虽然相声界有句老话,“三分逗七分捧”,但一场相声下来,风头常被逗哏那一方抢了去。

常宝华似乎从未大红大紫,他晚年有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自嘲:“创作不到点儿,表演不起眼儿,混了大半辈儿,弄个半熟脸儿。”还说这句话可以当做墓志铭。

常宝华的表演受到许多文人知识分子的喜爱,赵树理曾经为他的作品《水兵破迷信》写过文艺论著《我爱相声“水兵破迷信”》,爱讲相声的老舍也为常宝华写过专文《谈相声“昨天”》。

2018年是相声界悲伤的一年。9月21日,有“太平歌词第一人”之称的相声名家刘文步去世,享年82岁。9月28日,相声名家张文霞去世,享年84岁。10月14日,由大陆去台湾的相声前辈吴兆南在美国去世,享年94岁。11月30日,常宝华的侄子、长期与常宝华合作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贵田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76岁。常贵田常年从事逗哏一角,台风潇洒,气势火爆,有王者风范。

这些老搭档携手驾鹤西去,在人间留下许多嗟叹不舍,愿天堂里能因之充满笑语欢声。(文/黄茜)

阿摩司·奥兹:用写作破解人类的命运

阿摩司·奥兹(1939.5.4-2018.12.28),以色列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只用希伯来语写作,主要作品有《爱与黑暗的故事》《我的米海尔》《一样的海》《地下室里的黑豹》等。斩获以色列国家文学奖、法国费米娜奖、德国歌德文化奖、卡夫卡奖等。

奥兹说,假如要用一个词形容他的书中所有的故事,他会说:家庭。如果可以用两个词,那将是:不幸的家庭。

他的父亲博学多闻,精通十六门语言;母亲喜爱文学和音乐,却在奥兹12岁时吞服安眠药自尽。奥兹14岁时离开了只有父亲的家。童年给奥兹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影响,终其一生,他的写作都在破解家庭生活之谜。

奥兹在自传体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前言里写道:“我的童年是悲剧性的———但一点也不悲惨;相反,我拥有一个丰富、迷人、令人满足而又完美的童年,尽管我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奥兹可以用英文与人流畅地交流,但他“用希伯来语笑,用希伯来语哭,用希伯来语做梦,用希伯来语疼痛。”希伯来语属于他的梦境和无意识的部分。

迄今为止,奥兹的长篇小说《何去何从》《黑匣子》《爱与黑爱的故事》《我的米海尔》《忽至森林深处》《了解女人》《地下室的黑豹》《一样的海》《费玛》《咏叹生死》和《沙海无澜》,短篇小说集《乡村生活图景》和《朋友之间》,文学随笔《故事开始了》等已译成中文出版。2016年,奥兹短暂访华,领取“首届21大学生国际文学奖”,并出席《乡村生活图景》中文版新书首发式。

奥兹说,中国和以色列位于亚洲大陆的两端,代表着两种古老而深邃的文明。奥兹晚年依然笔耕不辍,以短篇小说书写人类困境——交流的困境、情感的困境、亲密关系的困境、记忆和遗忘的困境。他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和文体大师,也是人性的最严肃调查者、记录者和宽宥者。 (文/黄茜)

奈保尔:他把“毒舌”一起带走了

V.S.奈保尔(1932.8.17-2018.8.11),英国印度裔作家。生于中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50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55年定居英国,并开始文学创作。其主要作品有《通灵的按摩师》《重访加勒比》《米格尔大街》《非洲的假面具》等,曾获得布克奖、毛姆奖、诺贝尔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与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2018年8月11日,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V.S.N aipaul)在伦敦去世,享年85岁。不知他在临死前有没有忆起过童年时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虽然他鄙视这个中美洲小国,他公开讲过:“不错,我是生在那里。但我认为那是个错误。”甚至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之后,奈保尔还说,他要感谢英国———他的家园,还要感谢印度——— 他祖辈的家园。偏偏不提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可奈保尔的文学正是从那里起步的。

1932年8月17日,奈保尔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时为英国殖民地)的查瓜纳斯一个印度婆罗门后裔家庭。他父亲热爱文学,热衷创作——— 直到晚年,当被人问及他最喜欢的作家是谁,奈保尔还是会回答:“我父亲。”奈保尔看够了父亲艰苦的文字耕耘,意识到在那个小国里要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是不可能的。1950年,奈保尔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从此“逃离”中美洲。但从1957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通灵的按摩师》起,奈保尔着意记述、描写的仍然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生活。其中,1962年出版的《米格尔街》最有代表性:小说集刻画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一条小街上的各色人物,他们在困苦中仍保持着乐观的精神感染了一代代读者。

此后,奈保尔书写的范围有所拓展,小说《河湾》写的是非洲,非虚构作品“印度三部曲”则将眼光投向他祖先的土地。在创作上,奈保尔一直保持着一种敏锐犀利、洞烛世情的眼光,把人的悲喜写得透彻,也决不放过揭露黑暗、落后的机会。

在写作方面,奈保尔获得了广泛、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赞誉。但在做人方面,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即便是推崇他文学成就的批评家,也会说奈保尔在生活中是“势利鬼、大混蛋”,对周围的人,他显得自私无情,傲慢冷漠,还有他的“毒舌”,也是极有名的。当他过往的私生活劣迹渐渐被传记作者暴露出来,英语文学圈的人多半都大摇其头、敬而远之。除了奈保尔的第二任妻子忠实地守在他身边外,晚年奈保尔在现实生活中可谓是“孤家寡人”了。如今,作为一个让人喜欢不起来的人,他死了。可是,他的文学作品不会死,而且还会得到一代代新读者的喜爱,因为奈保尔把他用明澈的目光观察到的那个世界都描绘到作品中去了。(文/刘铮)

菲利普·罗斯:我与写作的斗争结束了

菲利普·罗斯(1933.3.19-2018.5.22),美国著名作家。出生于新泽西州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1951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哲学,或类似的东西》;1960年起凭短篇集《再见,哥伦布》获美国国家图书奖。1962年到普林斯顿大学做驻校作家,并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随波逐流》。1970年当选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1998年凭借《美国牧歌》获普利策文学奖。21世纪以来接连出版多部长篇小说。

在整个英语文学世界,菲利普·罗斯从20到21世纪都是非常重要的作家,也是为数不多几位被认为“应该得到诺奖却没有得到的人”。2005年,《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过去2 5年来出版的最优秀的美国小说”推举中,得票前20部小说中菲利普·罗斯的作品占了6部。

菲利普·罗斯的童年和少年充满身为美国犹太孩子的忧虑和恐惧。罗斯的人生也不顺利。因为一段没有孩子的为期两年的婚姻,罗斯背负了巨额的赡养费和诉讼费用,几乎吸干了所有靠写作和教书能够挣到的钱,罗斯回忆往事的时候说:“要是没有心理辅导我可能就出去杀人了。”

在经历这些人生的挫折后,罗斯把自己的第一段婚姻移进了小说《我作为男人的一生》。罗斯写到生老病死的思考、写到无法脱离的现实困境,都是在用异化的手段,表达被隔绝在正常的社会之外的处境,并且一生都在写作中寻求解决之道。

在罗斯的小说中,真实与虚构时常交织。他曾说,他的主角一定要处在一种鲜活的身份转换,或是颠覆性的错位之中。漫长的写作生涯中,罗斯以多种伪装———探索身为美国人、犹太人、作家和人意味着什么。

而罗斯的另一个伟大主题是性爱和男性欲望,这在他的作品中既是生命的原力,也是愤怒和混乱的原则。他对男性欲望的探索比任何其他同时代作家都要孜孜不倦。因而他时常被指责藐视女性,笔下的女性角色被归类为欲望和愤怒的对象。而罗斯表示,“文学不是美德的竞赛”。

正如《解放报》对他的评价:“在发展小说的两面性的同时,用既敏感温情,又清醒理性的视角展现了现代美国的图景。罗斯2012年正式宣布封笔,他在电脑上贴了一张便利贴:“与写作的斗争结束了。”(文/朱蓉婷)

李敖:嬉笑悲歌怒骂,到此皆休

李敖(1935.4.25-2018.3.18),台湾著名作家,学者,时事评论家。出生于哈尔滨,文笔犀利,言辞不羁,嬉笑怒骂,自成文章。著有《传统下的独白》《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等,《李敖大全集》共80册,共计3000万字,在海峡两岸拥有巨大影响力。2018年3月18日逝世于台北,享年83岁。

“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早就立好了我的牌位。”这种狂言,无人也无法去较真,但是有什么关系呢?李敖要的,就是大家记住这个名字。

沉默寡言,埋头书斋,从来不是李敖的选项。虽然事实上,李敖是一等一的学者,有他的众多著作为证。他在阳明山的书房,藏书之丰,令人咋舌,用功之勤,令人感佩。但李敖绝不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典型模样。他一生口无遮拦,率性而为,快意恩仇,自恋之语频出,语不惊人死不休,也由此树敌无数,官司不断。某种程度上说,李敖过度曝光的社会形象,掩盖了他学者的成就。

毫无疑问,李敖是绝顶聪明之人。他入读台大,便博览群书,精通文史,学贯中西。他从《文星》杂志开始,与蒋氏的决绝对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严词批判,勇气可嘉,姿态可佩,当得上“斗士”二字。

上世纪80年代,李敖的《传统下的独白》在大陆推出,刮起一阵李敖旋风。去台多年、与大陆读者隔绝的李敖,出现在大陆读者面前,从此,关于他的狂放,他的传奇经历,他的情与爱,成为两岸知识分子与大众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进入21世纪后,他在凤凰卫视开设《李敖有话说》,让大陆观众可以更多了解李敖。但事实上,电视是面照妖镜,把李敖的优点与缺点都放大多少倍呈现在公众面前,他的追捧者与厌恶者也在同步放大。

褒或贬,爱与恨,追捧与贬损,对于李敖,从来都是如影随形。李敖并不避讳,或者说,其实这正是他所要的社会形象,他不甘寂寞,他需要公众的目光,甚至不惜反复贩卖他其实并不算丰富的情史。

对于李敖,和他有过3个月婚约的胡茵梦,看得最清楚:“他的活法里,太多商业运作。”诚哉斯言。(文/刘炜茗)

刘以鬯:他是香港文学的代表人物

刘以鬯( 1918.12.7-2018.6.8), 作家、编辑、出版家。原名刘同绎,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1941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1948年首部小说《失去的爱情》问世,1948年底定居香港。迄今已出版《酒徒》《对倒》《寺内》等逾四十种著作。荣膺香港艺术发展局“杰出艺术贡献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任报章编辑,主编《香港文学》等。

或许是名字里那个不太容易读的“鬯”字,刘以鬯在香港和海外著作等身,但开始为内地人熟知,还是拜电影的功劳。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和《2046》走红,有心人得知电影的灵感来自于刘以鬯早年在香港的困苦潦倒中写就的小说《酒徒》和《对倒》。此时刘以鬯已到晚年,开始获得香港官方和民间的各种荣誉,树立了香港文坛大宗师的地位。

但早在1987年,香港文学学者黄继持在一篇刘以鬯专论中就写到,“不写近三四十年的香港文学史则已,要写便须要先着力写好刘以鬯这一笔”。此言不虚。刘以鬯一生坚持创作近70年,结集出版的文字就有300余万字逾四十余种,许多被译为英、法、日、韩等多国语言。笔耕之外,刘以鬯从事报章副刊编辑长达40余年,并主编《香港文学》多年,在金钱与物欲横流的香港辛勤播撒文学的种子,培养了许多文学新人。

刘以鬯可谓是一代从上海流落香港的报人文人的代表性人物,其他如徐訏、叶灵凤甚至年轻时的金庸等。如果看过根据刘以鬯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酒徒》(2011),主人公的形象可谓是刘以鬯自身的写照———为了生存不得不卖文为生,甚至不得不写低俗情色文字,却又天良未泯,在困顿中追寻着文学之梦。

刘以鬯的可贵之处在于,一是创作精力旺盛,是真正以写作谋生的作家,不仅时光跨越久远,地域也横跨上海、重庆、香港、新马等地,而在纯文学创作环境极差的香港,他却迎来了自己的高峰;二是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题材涉及香港社会生活光怪陆离的方方面面,但又勇于尝试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其小说受当年创作环境影响虽难免有粗糙之处,但许多篇章的节奏构成精彩纷呈。其《酒徒》与《寺内》,已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开篇和经典之作。(文/刘晨)

关愚谦:生活在两个天空下

关愚谦(1931.2-2018.11.22),作家、时事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广州,1949年以前在上海读中学。1949年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后调至中央部门做翻译和对外联络工作。1968年离国辗转赴德。1970年受聘于德国汉堡大学中文系,后取得博士学位并在该校教学三十年。被中国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生于岭南簪缨世家,青少年求学于上海和北京,动荡年代辗转去国,凭借坚毅的意志立足欧洲,人到中年之际不仅取得汉堡大学的博士学位,而且迎娶了金发碧眼的德国姑娘海珮春(关愚谦为妻子取的中文名字),关愚谦的人生传奇,甚至被人称为“中国式的肖申克的救赎”。而暮年从事中欧文化交流活动之时,他携妻基本上定居在上海——他少年读中学时呆过的地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关愚谦从事教职之余,在海外媒体上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外关系的评论文章,影响广泛。

而国内读者对关愚谦的认识,也许更多来自他美丽贤惠的德国太太海珮春。2010年,已经成为汉学家的她用中文写出《德国媳妇中国家》,由三联出版社出版,一度成为当年的畅销书。书中,海珮春透露了当年自己如何被这个命运多舛而又诚挚勇敢、多才多艺的东方男人俘获了芳心,他们的爱情和家庭故事让人一喟三叹。

由于独特的身世和背景,关愚谦在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和中国文化时,少了一层“隔膜”。早在1980年,关愚谦夫妇即推出德文版《中国文化指南》,先后发行三版,广受好评。

关愚谦先后用中、德、英、意4种语言出版26本介绍中西文化的著作(其中十本与海珮春合作)。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他与汉学家顾彬教授从1979年开始,历经15年联合编译出版了6卷本的德文版《鲁迅选集》。

他将一生浪漫而曲折的经历,写入了自传体人生三部曲《浪》(德文版名《生活在两个天空下》)、《情》和《缘》之中,还出版有随笔集《欧风欧雨》等。 (文/刘晨)

方成:中国传统漫画时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方成(1918.6.10-2018.8.22),漫画家、杂文家。原名孙顺潮,杂文笔名张化,祖籍广东中山,生于北京。1946年起在上海从事漫画工作。1951年起任人民日报社美术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讽刺与幽默》编委等。生前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出版《方成漫画选》《幽默·讽刺·漫画》《方成谈漫画艺术》等。

停下忙忙碌碌的脚步,世纪老人方成走了。逝世前不久,他才刚刚迎来自己的百岁寿辰。

作为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家之一,方成与华君武、丁聪并称为中国“漫画界三老”,是“中国漫画界常青树”,也是中国传统漫画领域最后一位离世的大师。此前,张乐平、廖冰兄、丁聪、华君武都已作古。方成的离开,使中国漫画史又翻过了一页,而这一页,象征的是那个曾经大师林立的时代。

方成是漫画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师,皆因其在漫画领域的探索起步早、产量多、质量高,20世纪30年代便涉足漫画,40年代崛起,50年代就誉满艺坛,笔墨绵延半个多世纪,《武大郎开店》《别叫我“老爷”,叫“公仆”》《苦读未悟图》《张飞卖肉》《面币图》等佳作,脍炙人口。

这些漫画,构思奇崛,意念鲜明,涉及国际时事、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经济活动、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仿佛一面时代的镜子,又如一把社会解剖刀,将世态人情表露无遗。现代有成就的漫画家大多喜欢从文人画中吸收营养,增加文化内涵。方成擅长把各类典型形象汇诸笔端,以独有中国特色的水墨漫画,将中国民间传说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绘形纸上,比如钟馗、济公、鲁智深、布袋和尚等等侠义之士皆栩栩如生。

他的漫画寓庄于谐,幽默至上,但鲜有人了解方成的“幽默学”研究,以及他也是一个具有学者素质的艺术家。他试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文化的新闻漫画之路,其中最重要的尝试是从文人画那里寻找思想批判的资源。

这个“闲不住”的老人,每天书写,坚持不懈,天天如上班,除了画点漫画,还写杂文、相声、小品和打油诗等。方成常说,他的养生之道就一个字:忙。从人民日报退休后还一直忙得像个“新闻人”。忙到什么程度呢?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已经写了40多部书。

自离休起,他便开始研究起幽默理论来,陆续出版了《幽默·讽刺·漫画》《滑稽与幽默》《幽默的美》《方成的幽默》《漫画的幽默》等书。方成运用幽默的实践经验来解释幽默,从人类生活、文化历史进化中找出幽默产生的根源,由此对幽默的性质和运用方法作出理论上的阐述。

他用自己的一生在诠释:幽默到底是什么。(文/朱蓉婷)

斯坦·李:他改变了人们看待英雄的方式

斯坦·李(1922.12.28-2018.11.12),美国漫画大师、编辑、制作人、出版人。生于美国纽约的斯坦·李原名斯坦利·莱伯。1961年联合创办漫威影业并长期任漫威漫画董事长、发行人,曾联合创作《蜘蛛侠》《美国队长》《钢铁侠》《雷神》《绿巨人》《X战警》《奇异博士》等多部著名漫画(主要任编剧)。

1941年,斯坦·李生平第一部作品问世,即《美国队长》系列漫画的第三部。从1961年11月开始,在搭档漫画家杰克·科比的协助下,他创作了《神奇四侠》《蜘蛛侠》《钢铁侠》《雷神托尔》《绿巨人》《X战警》《奇异博士》《超胆侠》等漫画角色。综观斯坦·李的一生,他是一名具有人文情怀的漫画创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文化商人,熟知市场需求,擅长自我营销,从穷小子开始慢慢建立自己的漫画帝国,是一个典型的美式人生赢家。

在上世纪50年代时,漫画一度被视为会误导孩子的东西,遭到家长和文化右派的反对。在斯坦·李以前的漫画创作者,往往会把超级英雄塑造成理想主义的完美人设,而在斯坦·李主导的漫画作品中,超级英雄开始有了普通的一面,他们有着各自的性格缺陷和有伤痕的成长轨迹。

斯坦·李对当代全球文化影响深远,连漫威“死对头”D C也在脸书上发文悼念这位行业巨人:“.他改变了我们看待英雄的方式,给现代漫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说他“一手建造漫威宇宙”,这是不客观的。斯坦·李这个符号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更是无数编剧、画师、漫画编辑一同打造的超级英雄世界,是他们一起让漫威在漫画产业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地位。

斯坦·李并不是漫画家,更不是画漫画的,他的贡献主要是创意和编剧。聪明有想法的斯坦·李尝试突破漫画题材的窠臼,把社会关怀纳入漫画情节,让漫画不仅仅是孩子的专属,摆脱社会大众以及文化右派对漫画的歧视,这才是斯坦·李对超级英雄题材漫画的最大贡献。(文/朱蓉婷)

樱桃子:永远九岁的“不完美女孩”

樱桃子( 1965.5.8-2018.8.15)日本漫画家、作家,原名三浦美纪。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清水市,1986年创造出漫画《樱桃小丸子》的形象,其他作品还有漫画《Coji-Coji》、小品文《桃子罐头》等。她也是动画《樱桃小丸子》主题曲的词作者。2018年8月15日凌晨因乳腺癌去世。

在为数众多、深深影响着几代儿童和少年的日本动画里,有一部《樱桃小丸子》,它没有少年英雄的热血,也没有机器打斗的冒险,有的只是一家六口的温馨日常,和轻松诙谐的小故事,伴随着许多人的“放学后”时光。

这个叫“小丸子”的女孩,从1990年开始一直是九岁,一直在上小学三年级。她很粗线条,古灵精怪,不爱写作业,有点懒惰,爱吃美食,总是和姐姐斗气,有她娇蛮任性的一面。就是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小孩,大多数人都能在她身上找到一点自己童年的影子。

漫画连载32年来,小丸子在各个年龄层都受到欢迎,动画也已经开播28年,超过1500集。但《樱桃小丸子》的作者,本名三浦美纪的樱桃子,年仅53岁即因病离世,无数读者和观众留下伤感的话语:“我们的童年也结束了。”

樱桃子从小就有当漫画家的梦想,成名之路却历经坎坷。她1986年开始在杂志《RIBON》连载漫画《樱桃小丸子》,以自己的童年时代为蓝本,大获成功。1990年,《樱桃小丸子》动画化,以诙谐有趣、轻松日常的剧情,至今高居日本动画收视前三位,是全球知名度最高及最具影响力的动漫作品之一。

她画笔下的小丸子成长在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是一家人相处和睦,互相体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姐姐,乐呵呵地过日子,一家六口围坐在一起吃火锅唠嗑的日常小剧场,也能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为全世界持续带去感动和欢笑的樱桃子,在53岁的这场离别,实在是来得太早了。 (文/朱蓉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外贸领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